新闻资讯

冷链温度实时采集系统对于疫苗储备和运输管理的重要意义

发布日期:2012-07-09 11:41:15
浏览:

    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传统疫苗主要包括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新型疫苗则以基因疫苗为主。温度变化容易破坏疫苗成品的性状和效能,所以为了保证疫苗的生物活性,疫苗必须在适当冷环境下储备和运输。
    冷链,是指疫苗从生产到使用的全过程中,为保证疫苗在贮存、运输过程中,都能保持在规定的冷藏温度条件下,装备的一系列设备及其转运过程。通过冷链对冷藏温度进行监控,可以保证疫苗品质的优良性和使用的安全性。假如对温度的控制不够准确的话,将会导致疫苗性能降低,程度轻的起不到预防传染病的作用,程度重的还可能引发严重的毒副作用。冷链的每一个环节,从疫苗生产出来开始一直到被使用出去,都需要参与控制。冷链中的每个环节都会出错而使冷链断裂,可能是在在运输途中,或是在存储过程中。由于冷链是以保证冷藏疫苗的性能为目的,以保持低温环境为核心要求的供应链系统,所以它比一般常温物流系统的要求更高、更复杂。
    2006年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了《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其中对于冷链的规定如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应按以下要求对储存疫苗的温度进行监测和记录。应采用自动温度记录仪对普通冷库、低温冷库进行温度记录。应采用温度计对冰箱(包括普通冰箱、冰衬冰箱、低温冰箱)进行温度监测。温度计应分别放置在普通冰箱冷藏室及冷冻室的中间位置,冰衬冰箱的底部及接近顶盖处,低温冰箱的中间位置。每天上午和下午各进行一次温度记录。冷藏设施设备温度超出疫苗储存要求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并记录。
    但是我国目前疫苗的冷链系统运行并不乐观,冷链设备在市县等疾控中心严重不足。冷链保存的要求是,冷库和电冰箱在使用时,应定期对其运转情况及其温度进行监测,并做好日常运转当时的温度记录,以保证疫苗贮存过程中的质量。冷链运输的要求是在运输全过程中,无论是装卸搬运、变更运输方式、更换包装设备等环节,都要使所运输货物始终保持一定的温度。

但实际的情况是,保存过程中对冷库或冰箱的温度缺乏有效控制,没有实现温度的全程连续监测。运输过程中对车辆冷藏或冷冻柜的温度缺乏有效控制,没有有效的监督手段随时得到货舱的温度信息,没有保证全程开机制冷,冷冻货物送到时,形状表观很好,实际上很可能中途因为温度失控已经变质。疫苗冷链储备和运输缺乏有效控制,严重影响疫苗从生产企业到接种单位流转过程中的质量。
    建立完善的温度实时采集系统,通过在储存、运输设备上安装链接温度感应传感器,灵活采集储存、运输设备的实时温度信息,将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储存、运输设备温度通过网络或数据线传送到计算机服务器上,生成温度报表和实时温度曲线。保管者只要在计算机上通过监控平台,就可以对冷链、储存运输环节进行全程温度监控,保证冷藏储存、运输的温度受控,从而有效杜绝冷链变“冷端”的情况发生。
    疫苗储存的过程中,通过设置在冷库或冰箱中的温度感应器,采集储存的实时温度信息。设置温度回传的时间间隔,有效增强控制的精度。当冷藏实时温度需要精确或者比较严格时,回传时间间隔设置可以适当的设置小一些。当冷藏实时温度需要不那么精确或者比较宽松时,数据的回传间隔则可以设置的稍大一些。同时,温度感应系统还可以设置温度报警的参数,对储存设备的各个温区的温度感应器进行报警参数的设置,一旦温度感应器传回的实时温度值超过设置值,将触发报警程序,报警声提醒管理者引起注意。
    疫苗运输过程中,通过设置在冷藏车内的温度记录器,全程记录冷藏车箱内的实时温度,通过计算机查阅记录的数据,来核定冷藏车是否全程开机制冷,冷藏疫苗,有没有中途因为温度失控已经变质。同时,温度感应系统还可以设置温度报警的参数,对运输设备的各个温区的温度感应器进行报警参数的设置,一旦温度感应器传回的实时温度值超过设置值,将触发报警程序,报警声提醒冷藏车司机或押运人员注意调节车厢温度。
    建立冷链温度实时采集系统,可以为疫苗的储存和运输提供有效的全程管理,保证储存、运输过程冷链的实现,从而保证疫苗的的活性、药性和品质,防止由于疫苗失活变性的情况发生,进而也为保证接种人群的生命安全。近年来,国家在疫苗配送过程中加强了对温度的严格控制和检测,说明了国家对于冷链的管理愈加重视和越来越高的要求。冷链温度实时采集系统的优势,在冷链运输管理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信息化的计算机平台使得储存、运输过程中的温度受控得以实现,也使冷链运输管理的方式得到了一个新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