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上海、北京血液中心的相关内容

发布日期:2012-11-05 09:40:05
浏览:


        上海市血液中心座落于长宁区虹桥路1191号,毗邻繁华的虹桥经济开发区,占地13320平方米,是一所集血液采集、制备、供应、科研及教学于一体的,市区唯一的采供血服务机构。中心于1988年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世界卫生组织输血合作中心,1999年通过芬兰政府无息贷款建造了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的16层综合业务大楼,并装备了先进的专业仪器设备。  
        上海市血液中心承担着为全市160余家医疗单位提供临床用血和保障安全用血的重任。中心除设立13个固定献血点外,还在闹市街头停放流动献血车,提供全年无休献血服务。每年采集血液近28万单位,向临床供应血液及血液成份制品约80万单位,血液成分分离率为96%以上,临床血液成分输注率为99%,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中心还开展疑难血型鉴定及配血、新生儿溶血病的检查、输血反应鉴定、强直性脊椎炎的诊断、组织配型等输血相关服务项目。此外,中心也是“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上海市定点HLA组织配型实验室”、“全国免疫血液学基础学习班”培训基地,还是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临床教学基地,同时与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联合成立了研究生培养基地。 
        中心始终以血液安全为最高宗旨,以保证血液质量为首要职责,以献血者和受血者为关注焦点,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技术操作规范,并于1999年在国内输血领域率先建立了ISO质量管理体系。 
        为了促进输血科研工作的发展,中心于1985年成立了上海市输血研究所。每年拨出专款100万元用于发展输血科研工作。研究所下设5个研究室,有正副高级职称的研究人员12名,历年来申请各类科研项目基金资助120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基金2项,国家专利6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荣获: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338篇,目前承担各类科研课题19项。 
        近年来,中心党委坚定政治目标,带领广大党员和职工与时俱进,深化改革。把精神文明建设和凝聚力工程建设,规范服务和优质服务,作为这个优秀团队的文化构筑工程。连续15年荣获上海市卫生局文明单位称号;2005年荣获上海市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单位和长宁区精神文明单位;连续三年获虹桥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十佳”共建单位;被授予上海市卫生局“创建女性人才工程示范点”工作示范单位;中心工会荣获上海市医务工会系统先进职工之家;中心采血室荣获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成立于1957年,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是门类齐全、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集采供血、科研、教学、生产于一体的国内大型血液中心之一。承担着向首都近300家医院提供医疗和急救用血的任务。中心平均每年向临床提供全血及成分血近38万单位(200毫升/单位),占北京市供血量的2/3。

为方便献血员就近献血,除去中心和三个分站之外,北京血液中心在北京市区设立了19个流动采血点,派出无偿采血车为献血员服务。为各用血医院提供了24小时免费送血服务,在第一时间内为医院排忧解难。为适应临床需要,血液研究所开展了白细胞血型及相关疾病、造血干细胞、骨髓移植配型、亲子鉴定及稀有血冷冻保存等10余种业务。


  为把北京血液中心建成全国一流、世界先进的采供血与科技实体,一座面积1.4万平方米、总投资过亿元的新型业务楼已于2003年初正式投入使用。北京血液中心正在为建成全国一流的采供血中心、检测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宣传中心和科研中心而努力奋斗。


  作为北京市卫生局直属的唯一一家采供血服务机构,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为方便市民就近献血,除去中心内献血点和城东、城南、城西三个分站之外,还在市区范围内设立了包括王府井、西单文化广场、地坛、百盛商场在内的10余个街头无偿献血点,每周固定时间派出无偿献血车到各献血点为市民服务。为保证献血员安全和舒适,中心严格按国家标准对献血车的内外环境进行消毒和体检、采血等环节的操作。市民参加献血时,需携带本人身份证或军官证、士兵证、护照、有身份证号码的驾驶执照等有效身份证件,就近报名即可为无偿献血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北京血液中心为北京市近300家医院提供成分血、全血、辐照血、单采血小板等多种血液制品,有力地保证了北京市的临床和急救用血。中心为各家医院提供了24小时免费送血服务,在第一时间内为医院提供有力的保障。为适应临床需要,中心还开展白细胞血型及相关疾病、造血干细胞、骨髓移植配型、亲子鉴定及稀有血冷冻保存等多种业务。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安全有效的血液; 

无偿献血宣传招募,血液采集、制备、供应、调剂;

临床特殊需求血液检测与服务;

采供血临床用血业务培训与技术指导;

本市采供血机构质量控制与评价;

输血科学研究;

献血科学知识普及;

血液传播疾病知识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