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西瓜耐贮运性的因素
内因方面
主要是成熟度、瓜皮厚度与硬度、贮运期间瓜内部的生理变化等。外因方面主要是有无机械损伤,以及湿度、温度、病虫危害等。
1、成熟度与瓜皮特性。贮藏西瓜宜选择8成熟左右的西瓜,9成熟以上不宜作长期贮存。瓜皮较厚、硬度较大且具有弹性的耐贮运性也较强。
2、贮藏期间瓜内的生理变化。主要是含糖量和瓜瓤硬度的变化。在贮藏期间测定西瓜含糖量的变化,发现在最初20天内,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减少较大,有10.4%减少到7.3%,以后则缓慢减少。在贮藏期间瓜瓤的硬度逐渐下降,总的趋势是前期快后期慢。
3、机械损伤。西瓜采收后,搬运过程中常常造成碰压挤伤。由于西瓜大小和品种间差异,损伤的程度可能不同。这些损伤一般从外表都很难看出,但经短期贮藏即可表现出来,如伤处瓜皮变软,皮瓤颜色变深变暗,细胞破裂,汁液溢出,风味变劣等。
4、温湿度的影响。西瓜贮存期间,在不受冻害的前提下,尽量要求较低的温度,最好维持5-8℃。温度越高,呼吸消耗越大,后熟过程也强烈,糖分和瓜瓤强度的下降也就越大。而且温度高,有利于真菌的孽生,会造成西瓜的腐烂。
对湿度的要求则不可过低,也不可过高,过低西瓜失水多,皮变软;湿度高,易孽生霉菌。据试验,一般湿度以80%为宜。
贮藏方法 1、普通室内贮藏。选择阴凉通风,无人居住的空闲房屋作贮藏室。清扫干净,严格消毒,房屋内先铺放一层麦秸、高粱或玉米秸,然后摆放西瓜。西瓜按其在田里生长的阴阳面进行摆放,高度以2-3层为宜。房屋中留出1米左右的人行道,以便管理检查。白天气温高时,封闭门窗,减少人员进入。夜晚气温低开窗通风,温度最好控制在15℃以下,相对湿度保持在80%左右。
2、沙藏法。在空房贮藏保鲜西瓜,贮藏45天,还保持了较好的色、香、味和营养价值。方法:选择干净通风的房屋,铺6-10厘米厚的干净细河沙,晴天傍晚采收7成熟的西瓜,每个西瓜留3个蔓节,蔓的两端离节3厘米处切断,切口立即沾上草木灰,每个瓜节留1片绿叶。将瓜及时运回屋后,一个个排放到河沙上,加盖细河沙,盖过西瓜5厘米厚,3片叶露出制造养分,保瓜后熟。
3、涂抹法。用鲜西瓜茎蔓研磨成浆喷涂西瓜,然后在普通房中进行贮藏,可藏85天,好瓜率可达80%。具体做法:处理的"药剂"是鲜的西瓜茎蔓,研磨成浆,经过滤后稀释为300-500倍液,喷湿西瓜表面,稍经晾干,即用包装纸(牛皮纸、旧报纸)包好,放到凉爽通风、不过分潮湿处存放。贮存过程中,每隔10天左右翻拣一次,把瓜顶变软、有霉烂个体处理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