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医药物流--市场需求调研 

发布日期:2015-06-15 15:26:41
浏览:

1)省内医药流通企业多而小,企业市场占有率和市场集中度低,导致企业的经营成本高,医药流通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较低。
 
2)现行医药流通企业商业运作模式不符合现代流通企业的要求。多数医药流通企业缺乏市场开发和服务能力,这阻碍了医药流通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现代医药流通企业必须通过业务的整合和流通配送环节的优化来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
 
3)省内医药生产企业、医药批发及零售企业各自为政,造成医药物流资源浪费严重。为了满足药品销售需要,符合药品经营的GSP认证要求,这些企业都在投资建设自有的物流中心或租医药仓库,并组织物流服务。这种形式虽然能对药品的销售、服务和信息进行全过程控制和管理,但最大的问题是物流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物流各环节割裂,经营成本较高,商业信息、增值服务、物流信息反馈等工作操作难度大,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
 
4)医药生产、批发企业整批产品发运成本虽较低,但批量发货、补货及配送成本较高。在药品发运过程中由于中转环节多、周期长,零散批量发货和补货及时到达率较低,丢失、破损等问题时有发生;而药品在销售过程中有关需求信息反馈迟缓,造成市场反映迟缓,影响了市场销售,给同类产品造成可乘之机,缺乏市场竞争能力。

5)按照国家药品监管的GSP认证要求,对药品销售、批号管理、运输仓储等管理方面提出非常高的要求和规定。法规发布后,生产企业都能严格按照法规要求去执行。但医药企业长期存在的串货、退货处理、产品追踪动态反馈管理等问题,始终困扰企业的发展。同时医药企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非常希望尽快获取销售终端药品需求信息(如:药品销售状况、批号管理、补货信息等),以求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预测市场变化,提升产品的价值链。为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降低运营成本, 希望药品销售扁平化。同时医药经销商为满足药品竞争的需要,适应市场销售的变化,对物流服务商的配送时限、服务质量和销售终端资金回笼等环节不断提出新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