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水产品,其中向日、美、韩和欧盟市场的出口量占总出口量的82%以上。在出口的水产品中,深加工产品出口额占第一位,冻鱼及鱼片名列出口量第一位。
水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对“冷链”物流,包括冷冻、冷藏和冷运的技术设备等要求都很严格。特别是要求鱼类即捕捞即冷冻,以保证其新鲜和质量,克服上岸后再冷冻鱼产品已变质的问题。另外,水产品深加工无菌化的特点,需要包装容器和包装环境保持无菌化。
然而,中国水产品无菌包装储藏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此外,水产品捕捞船舶陈旧,冷冻冷藏设施落后,冷藏运输能力不足,冷藏运输费用较高等,都很不适应水产业发展和水产品出口贸易的需要,加强这一薄弱环节势在必须。
由于乳业危机引发的食品安全的重视以及政府监管力度的加大,使得“冷链物流”这个关系到百姓喝上健康奶、吃上健康食品的本应熟悉却很陌生的词汇,一下子热门起来。在奶制品、蔬菜、肉制品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的冷链物流从陌生到熟悉之路,凸显出中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崛起。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以牛奶为主的乳制品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目前中国乳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仅为1%上下,而经济发达国家已经超过20%以上。二者差距悬殊。
近年来,中国居民对液态奶的消费量提高更快,有利于这种乳制品产量的提高。
全国液态奶总产量便迅增到800万吨。短短4年时间,中国液态奶年产量增长了近6倍。然而应该清醒看到,迄今中国液态奶消费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全国人均液态奶占有量仅6.2公斤,数量很低。如果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的人均每日消费100克奶和奶制品的标准数量,那么,全国人均每年消费奶类数量应达到36公斤。
鉴于上述,乳制品行业采取 “冷链”物流方式进行运输和配送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