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检查要坚持“终端原则”
冷藏食品的鲜度可以用测定挥发性盐基氮等方法来进行。但是最适合冷藏食品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办法,应以“感官检验为主”,从外观、触摸、气味等方面判定其鲜度、品质及价位。而且,这种质量检验应坚持“终端的原则”。
不管冷藏链如何运行,最终质量检查应该是在冷藏链的终端,即应当以到达消费者手中的冷藏食品的质量为衡量标准。
建立现代化生产、加工、贮运、解冻、销售……等设备保证体系
这是冷链的硬件保证条件之一。发展和建设冷链应该有合适的冷藏库。有专业生产企业,能生产国产的质优价廉的速冻装置、冷藏保温车、冷藏集装箱、冷藏柜、解冻装置、与生产冷冻食品相关的辅助设备……。
食品冷藏运输率低
我国目前对冷链物流需求巨大,但从整体冷链体系而言,我国的食品冷链还未形成体系,食品冷链的硬件设施远远滞后,无论是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消费内需来看,还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都十分明显,据估算,目前我国已有冷藏容量仅占货物需求的20%左右。欧、美、日等国食品冷藏运输率达80%-90%,东欧国家约50%,而我国只有10%左右。
目前我国每年需调运的易腐食品约4000万吨。冷链发展的滞后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食品产业的发展。目前大约90%肉类、80%水产品、大量的水果、蔬菜、牛奶、豆制品、鲜切花等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