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车在社会经济中显著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公路冷藏运输的结构也从计划模式向市场模式过渡。⑴原来主要由商业、食品进出口、水产等系统的冷库车队按主管部门调拨和分配计划进行运输,转为自主经营的冷库车队按市场需求进行运输。随着肉、鱼、禽、蛋类食品供大于求,计划供应取消,中长途调拨运输的比例减少,短途分配性运输比例大增;⑵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公路冷藏运输与铁路、水路相比,其比例不断提高,90年代已占20%,现在已近30%;⑶运输的易腐货物也从原来的冷冻肉、禽、水产占绝大多数,发展到新鲜的肉、禽、水产占相当比例,还有水果、蔬菜、乳制品、冷饮、保健食品等保鲜食品也需用冷藏、保温、保鲜汽车运输;⑷车辆吨位结构发生变化,原来重、中、轻(微)分别占10%、70%、20%,现在则分别占10%、40%、50%;⑸随着对冷藏运输质量要求的提高,冷藏汽车和保鲜汽车的占有率从10%提高到40%。冷藏汽车的用户也从计划经济时的商业、食品进出口、水产部门发展到大型食品商场和菜场,大型连锁超市,食品、乳制品和冷饮生产企业等,还出现了专业从事公路冷藏运输的现代物流企业。随着市场领域的拓展,我国冷藏汽车的保有量也较快增长。
冷藏车设计的特点
冷藏车设计常选用定型的基本型汽车底盘进行设计。设计中要首先了解商用车产品的生产情况、底盘规格、供货渠道、销售价格及相关资料等。然后根据所设计的专用车的特殊功能和性能指标要求,在功率匹配、动力输出、传动方式、外形尺寸、轴载质量、成本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优选出一种基本型汽车底盘作为专用车设计时使用的底盘。
冷藏车设计的主要工作是总体布置和专用工作装置的匹配。既要保证专用功能满足其性能要求,又要尽量不影响汽车底盘的基本性能。在必要时,可适当降低汽车底盘的某些性能指标,以满足实现某些专用车工作装置性能的要求,但是必须保证安全。
冷藏车的制冷方式有固体制冷、液化气体制冷、冷板制冷和机械制冷。
在给定的底盘上,通过比较各种制冷方式的优缺点,选择合适的制冷方式。根据制冷在选定制冷方式后,通过比较冷藏车的布置型式,在给定底盘上选择最优的布置型式,最大的发挥汽车的专用功能。
同时,还要选择将车厢和底盘进行固定连接,对底盘做适当的改动,以和整车协调。在冷藏车的设计过程中,各个细节的设计要多参考同类车型的设计型式,对各设计型式进行具体的了解,比较分析他们的优缺点,以选择最合适的方案或参照他们的结构型式重新设计合理的结构。
比较分析他们的优缺点,以选择最合适的方案或参照他们的结构型式重新设对整车进行动力性、通过性等计算和校核,以确定汽车达到设计要求。